两个“一站式”,打造中国特色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新模式
日期:
2020-04-14
浏览次数:
33
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以法院智慧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推动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工作进入新时代;打造中国特色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新模式,推动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的新飞跃。
2019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 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两项重大举措的出台,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建设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全面增强人民法院解决纠纷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方案,对打造中国特色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新模式,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
一、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以法院智慧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人民法院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跨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在全面完成四五改革纲要并扎实推进五五改革纲要全面落实的时间节点上,回顾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的辉煌历程,我们看到,用短短五年的时间,人民法院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的体制、机制变革,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解决了一系列突出矛盾,化解了一个个风险挑战。如今,人民法院经过改革的洗礼,正以一个崭新的姿态,承担着时代赋予的新使命、解决着实践反馈的新问题、不断满足着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要求。
人民法院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再次以推进自我革命的政治责任感和推动制度优化的历史使命感,主动出击、迎难而上、立足本职、实事求是,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充分发挥司法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承担起历史和人民赋予人民法院新的时代课题。
《意见》从“走出去”和“引进来”两个维度对人民法院构建多元解纷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引进来”,实现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全面落地,引入各类调解人员,配备速裁法官或速裁团队等措施,按照自愿、合法原则,为当事人提供解纷方案和解纷服务。
在“引进来”这个层面,全面贯彻这一制度构想,必然需要带来人民法院内部工作人员的重新配置、现有司法资源的适度倾斜、新型审判团队的充分磨合、法官员额的动态调整、诉讼服务的全面保障、管理方式的全面升级等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这是人民法院在改革中的又一次自我施压,也是人民法院全面贯彻中央改革部署的应尽之责。
“走出去”,则强调主动发挥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为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意见》以主动融入党委和政府领导的诉源治理机制建设为逻辑原点,发挥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推动法院工作向纠纷源头防控延伸。以完善诉前多元解纷联动衔接机制为制度支点,联合有关部门出台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在法律程序、体制机制、部门联动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新举措,为社会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提供法律支持、法院智慧、法治方案。
在“走出去”这个层面,全面贯彻这一制度构想,需要发挥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参与、多方联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也需要人民法院在做好审判执行工作的同时,全面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把人民法院总结的纠纷解决经验向社会的各个角落系统延伸,让理念落地、让原则生根,将人民法院“为大局服务”的价值定位,细化为具体的操作规范。
无论是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而实施的“引进来”,还是人民法院延伸审判职能而跨越的“走出去”,其根本目的都在于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贡献人民法院的解纷智慧,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人民法院的系统方案。
二、建设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推动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工作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加快推进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改革,推动诉讼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解决好异地诉讼难等问题。做好诉讼服务工作,是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是人民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公平正义,不仅仅体现在司法文书确定的案件处理结果中,也体现在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活动的全过程。诉讼服务工作是司法审判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仅贯穿案件当事人司法体验的全过程,也是社会公众感知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窗口。做好诉讼服务工作,才能更好地做好审判执行工作。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做好诉讼服务工作,实际上就是在做好审判执行工作。
长期以来,面对困扰人民群众的立案难、跨区立案更难的问题,人民法院始终在寻求解决路径。从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的出台,到互联网法院的设立,到人民法院软硬件设施设备的全面升级换代,再到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服务理念的全面变革,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效。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矛盾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人民对司法便利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的更加迫切,这就对人民法院的诉讼服务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为适应这种社会需求的深层次变化,人民法院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系统推动诉讼服务理念、服务质量、服务方式的深刻革命,全面提升法院的诉讼服务水平,将人民法院的服务理念再度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意见》中提出的全面推行网上立案和跨域立案服务,是人民法院提升诉讼服务水平的重大进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当事人随时、随地在网络终端进行网上立案,方便案件当事人。基于降低原告异地立案产生的大量时间、经济成本的目标,人民法院推出跨域立案服务,实现法院系统内部资源的深度整合,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把方便还给群众、把困难留在法院,真正体现出人民法院的为民情怀。
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建设,要完善内外联动的诉讼服务协作机制,扩大跨域诉讼服务范围。要完善社会化服务机制,将能够由社会第三方辅助完成以及能够外包的服务性工作全部剥离出来,通过购买服务,由社会化专业化团队开展。要推动智慧诉讼服务建设,打造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贯通大厅、热线、网络、移动端,通办诉讼全程业务的“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要加大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建设应用力度,建立质效评估体系,实现对各地法院诉讼服务的可视化展示和可量化评估。
这些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必然会对人民法院的现有工作机制带来系统变革,对人民法院的现有工作格局带来重大调整,对人民法院一线工作人员带来新的挑战。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的深层次、体制性的变革。这项重大举措的全面落实,必然会将“为人民司法”的理念落到诉讼服务工作的最前沿,体现在人民群众司法体验的微观细节中,夯实在人民法院扎实有效工作的第一线,推动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工作进入新时代。
三、打造中国特色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新模式,推动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的新飞跃。
打造中国特色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新模式,是人民法院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伟大改革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同时,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也一定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实际情况,催生一批新的制度规范,调整一些旧的行为方式,制定一些新的工作方法。
在全面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实事求是、重视基层、关心一线工作人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这些改革举措的落地、创新举措的实施,对内将带来人民法院人员配置和工作内容的深度调整,对外将带来人民法院公共形象和公信力的显著提升。
两者的效用叠加,势必会推动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更加符合新时代的新要求,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新需求。让我们共同努力,奋力打造中国特色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新模式,推动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的新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