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9月22日,由我所匡双礼主任律师(拟任)与北京联合大学张万春副教授合著的,中国融资租赁研究院2016创新研究成果——《中国租赁出口法律研究》在津发布。各界领导嘉宾以及45家新闻媒体出席了此次新书发布会。
发布会上,匡双礼律师现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谈到本书的写作原因,匡律师特别提到感谢写作本书的提议者屈延凯老前辈。匡律师表示本书在2014年其实已经基本完稿,当时我国租赁业在疾驰的时候,法律仿佛若无其事在远观,如何理解这套体系和框架,如何选择法律和适用法律,很多人也觉得新鲜而迷茫。两年后,圣大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团队在租赁出口业务中积累了大量的创新业务经验,对租赁出口的理解更加深入立体。2016年7月,在我国租赁出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之时,本书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面世。
《中国租赁出口法律研究》由匡双礼律师与张万春副教授合作撰写,是中国融资租赁研究院2016年创新研究成果,也是北京市圣大律师事务所“融资租赁行业法律服务”系列专著的第一部。之后圣大律所将紧密围绕租赁行业,融合匡双礼律师及其团队多年来在融资租赁法律服务过程中的思考与经验,陆续推出一系列作品。
本书详细介绍了租赁出口法律概念、租赁出口交易模式、以及租赁出口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监管、贸易、投资、融资、税法、担保、保险等诸多方面。本书的出版得到金融时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各位领导及专家的悉心关怀。
选择在这一时间发布本书,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价值。我国租赁出口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国办发2015(68)号文和国办发2015(69)号文都专门提出要大力发展跨境租赁,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16(87)号文也提出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的新政策。租赁出口不仅仅意味着租赁物的出口,也意味着租赁服务的出口,集国际贸易、投资与金融于一体。在人民币国际化步伐逐步加快的背景下,租赁出口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培养良好金融环境,尤其是助力装备制造业以及金融机构“走出去”日益受到关注。
匡双礼律师作为中国融资租赁研究院专家,在融资租赁法律实践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多年来一直研究并实践大型高端装备制造业“走出去”项目,尤其对开展跨境租赁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及创新业务模式方面有独到见解。希望这部书的出版,能为读者在探寻和解决中国租赁出口与国际融资租赁法律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