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推动绿色金融法治体系创新,进一步完善法典草案,发挥律师专业力量与实务智慧。近日,由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主办、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金融服务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生态环境法典研讨会】在本所成功举办。西城律协金融委主任、西城区律师协会监事,某部法规司原司长、某部副主任研究员以及多位资深律师等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西城区律协金融委主任孙哲丹主持。
此次研讨会主要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与金融服务的法律融合展开深度对话,会议对“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的关键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
西城区律协金融委主任孙哲丹发表了开场致辞,带领与会人员重温了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精神,强调了本次研讨会对于环境法治在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的基石作用,会议的核心环节聚焦即将出台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孙哲丹主任对该草案进行了深入解读,提供了专业的修改建议,主要内容有: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制度完善问题、生态环境标准体系衔接问题、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问题、大气污染防治盲区问题、地下水污染防治机制缺失问题、地下水污染防治机制缺失问题、自然保护地管理权益平衡问题、循环经济政策落地问题、生态损害赔偿执行问题、刑事责任衔接精准化问题等核心要义分别详细进行了详细阐述与建议,为与会者把握立法趋势、提升实务能力提供了重要指引。
会上,北京市圣大律所主任匡双礼对“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进行了专业解读,围绕环境法律实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法典草案的精神,分享了专业见解和实践经验。主要通过“双碳”战略与生态环境法典的有机衔接、生态环境法典中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的立法确认与制度接口,通过“一个目标+三项路径”,一个目标是指推动双碳战略法治化进程,强化生态环境法典在气候治理中的制度支撑作用。三项路径分别为,一是纳入碳排放影响评价,推动源头治理制度落地、二是设立碳普惠条款,增强公众参与机制;三是完善碳市场法律责任体系,强化监管威慑等内容。
某国家部委法规司原司长在会上做了重要点评。他指出在全球气候治理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本次研讨会具有重要意义。原司长主要通过几方面重点介绍:备案审查(地方标准)、分区管控、准入清单、土壤地下水建议,可验收前发现土壤地下水有问题,土地转让那个之前做好尽职调查等以及通过典型案例综合进行了深入探讨,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生态环境法典编撰的看法和建议,为法典的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实践智慧。同时也为此次研讨会提供了重要思路,提升了与会人员的专业水平,对于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法治进程、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原司长也鼓励与会人员在生态环境法典面向社会征求意见之时要充分表达意见建议,从建设性角度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积极参与立法过程。
在实务交流环节,某国家部委副主任研究员对生态环境法典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内容做了详细介绍,分别对生态环境法典整体情况、法典绿色低碳发展编情况,以及法典中涉气候变化相关内容进行了专业分享。主要有关于低碳的措施,增加“低碳城市”,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关于“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要求保持一致。国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披露监管和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公开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及气候变化影响风险信息、国家加大对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支持,积极发展气候投融资,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等内容提供了专业的宝贵建议。
北京市圣大律师事务所主任助理夏雨珊从保障公众健康的角度就法典草案的问题与修改意见进行了深入交流。一是建议在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中增加“保障公众健康”表述,与其他污染防治条文保持一致;二是针对有毒有害污染物监测,提议补充健康风险评估要求,确保监测数据与公众健康风险挂钩;三是优化重污染天气应急条款,明确政府发布健康防护指引的责任,细化对儿童、老年人等敏感人群的保护措施。
最后,西城区律师协会监事任战敏做了总结性发言,通过现实性、体系性、创新性、前瞻性等几大方面肯定了与会人员的专业性,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为法典的编撰贡献积极力量。
凝聚共识,砥砺前行。本次研讨会为“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的修改完善提供了重要支撑,与会人员普遍认为,此次研讨会恰逢其时、主题鲜明、内容务实,是一次极为珍贵的学习与交流契机。它不仅深化了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国家最新环境立法精神的理解,有效巩固拓展了主题教育成果,更有力促进了生态环境律师队伍专业素养的提升,为推动生态环境法典编撰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立足专业,担当作为,为深入推进我市环境法治建设、护航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奋力谱写首都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更大的智慧与力量!